查看原文
其他

秋韵:策展人作为艺术家的转译者

AP Editorial 建筑实践 2022-04-24

采访全文将刊载于《建筑实践》028辑特辑:

艺术跨界,文化联盟

了解更多请点击:

策展人

作为

艺术家转译者

图片由秋韵提供

<<< 秋韵

Ara Qiu

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


从小学习绘画,原先梦想成为艺术家的秋韵,现在成为了艺术家的好朋友。


秋韵本科在中国传媒大学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,拍摄制作了一些关注社会现实的纪录片。研究生到纽约大学 Tisch 艺术学院学习艺术政治专业,希望用艺术来改善社会。在此期间,她接触到很多行动主义、社会参与艺术的内容,使她一直都比较关注非营利方向的实践。当时的很多同学后来也都在非政府组织(NGO)工作。回国后,秋韵很自然地进入了美术馆行业。


秋韵认为,“艺术家需要把自己剖开给别人看,需要面对观众和舆论。”就像作家写一本小说,大家都会猜测这个作品与他们的生活是否有关;而策展人是更幕后的工作,但同时可以与创作者零距离接触。


“艺术家需要把自己剖开给别人看,面对观众和舆论。”

—— 自2015年回国之后

秋韵参加了多个大型国际当代艺术项目

在中国的策划与执行工作


AP / 您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(下文简称UCCA)如何结缘?


秋韵

“UCCA的声誉和影响力,包括展览品质和团队专业度,在业内一直是一个标杆。”


2018年,我去纽约做了一个策展人驻地项目,结束后见到了UCCA的馆长田霏宇,他跟我提到了UCCA要在上海开设美术馆的计划。经过交流,我也非常认同UCCA的使命与价值观,并最终有幸作为UCCA在上海的第一个员工加入这个优秀的团队。

 

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群

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


AP / 策展人的主要工作是什么?

一个好的策展人需要具备哪些要素?


秋韵

“策展人的角色有点像信使。”


很多人会觉得当代艺术的叙事性或表达方式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门槛,所以才需要策展人把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展览的形式组织呈现。如果类比的话,策展人就像是图书行业的编辑——艺术家集中精力创作,策展人要懂得编辑这些内容,我们与艺术家各司其职、密切合作,最后将这个故事转译给观众。

艺术家是一个比较小众的群体,他们在与社会中其他行业的人群接触时可能有一定“障碍”,而我们作为策展人的意义,就是理解他们工作的价值。好的策展人可以帮助艺术家更清晰地知道他们作品里的优点和不足,有时给予鼓励,有时给予建议。与此同时,所有的合作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,我们除了提供实际的帮助,对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这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,除了学术素养,还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,需要一专多能。国内艺术机构的人员相对年轻,团队也更精简,在保有长项的同时需要做到多方面兼顾,这样高效的状态才能将东西方的工作方式串联起来,并将展览顺利地呈现给观众。

UCCA策展人秋韵与UCCA展览部团队在

展览“非物质 / 再物质:计算机艺术简史”布展现场测试作品


AP / “非物质 / 再物质:计算机艺术简史”这个展览是您与法国策展人黑阳(Jerome Neutres)的合作项目。

请问你们与独立策展人之间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?


秋韵


这次展览中大部分展品选自尤伦斯基金会数十年的计算艺术收藏。黑阳老师作为基金会的首席策展人,对这批藏品非常熟悉。2019年秋天,我前往巴黎与黑阳老师开会讨论展品清单,他也非常希望能将一些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纳入其中。因此,我们共同探讨并完善了这次展览的艺术家及作品名单。

这个展原定于2020年2月开幕,后来因为疫情延期到9月,本来会有将近40位艺术家及相关技术人员、策展人、展览设计师等来北京参与布展,但是因为疫情都没能来。因此我们认为,这个展览应该是国内历史上最大规模、最大难度的远程布展项目之一。UCCA团队花了一个夏天与多位艺术家进行线上学习。他们非常信任我们,将很多非常核心和机密的资料,比如作品的结构、代码、安装指南等开源给我们,很令人感动。

虽然疫情带来了重重困难,但是大家都一心想把展览做成。我们学习之后进行了多次各种类型的测试,并全程独立完成了这次展览的安装和布展工作。

国际特邀策展人给我们带来优质的资源,而机构策展人会把这些资源转化为符合机构愿景的展览内容。同时,国际特邀策展人大多对中国艺术生态比较陌生,而国内策展人对中国当代艺术家有自己的了解和态度,因此我们也可以将这些知识反哺给他们。国外展览的筹备期通常为三至五年,而“中国速度”要求我们更快速地实现很多不同类型的项目,这其实不仅是一个各取所长、合作共赢的方式,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。

 

非物质 / 再物质:计算机艺术简史

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


AP / 机构策展人与独立策展人的区别是什么?


秋韵

“展览是一个团队性的工作。”


独立策展人可能有很多的技能和资源,但是由于独立策展人常常要面对很多未知的合作方,所以他们也需要具备很强的灵活性。例如,每个展览都会有不同的艺术家、空间、资方、团队等,这都考验了独立策展人快速应变的能力。

相较而言,机构策展人则有较为稳定的团队和平台,团队之间互相比较容易建立信任感,而从艺术家的角度而言,这也是他们考量合作方是否可靠的重要依据。因此,这种稳定的团队在驾驭国际性的大型项目上是比较有优势的。但机构策展人需要处理的日常工作也会比独立策展人多,这是我们需要去平衡的。

当然,如果两方面的经验都具备是更好的。未来充满灵活性和机动性,像2020年这样一个谁都没有料到的突发情况,有独立策展经验的人可能会比较容易适应,运作起来也不会感到太意外。而遇到如空间、资金、资质等比较硬核的挑战时,机构会给予策展人更有力的支持。

“沉睡者的抵抗”展览现场,2020

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


AP / 疫情除了给工作带来了很多影响以外,是否也给您带来某些新的思考?


秋韵

“疫情是一个急刹车,给我们带来很奢侈的阅读时间和反思时间。”


疫情期间,我也和很多艺术家朋友通了电话,但难得并没有就某一展览探讨例如制作、运输等具体的事务。大家在那段时间都产生了很多情绪和想法,渴望彼此倾诉,互相慰藉。这种没有具体目的的交流是珍贵的,也启发了策展的思路。比如在疫情前,我并没有打算在“沉睡者的抵抗”这个展览中重点探讨死亡这个议题,但突然之间,我们充分意识到了死亡是多么近在咫尺,很多东西只是被掩埋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,而在此时将它呈现和暴露给观众非常重要,作品也会随之升华。

 

“沉睡者的抵抗”展览现场,2020

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

当疫情到来,我们会突然意识到当代生活中很多便利是极其脆弱的,但在疫情前的世界,我们很少在日常中去关心对方是否有口罩、食物和水,或是基本生活能否得到保障。因此在2020年5月,当国内的疫情稍微缓解时,我们在北京UCCA呈现的“紧急中的沉思”就探讨了这个主题。它聚焦于人们的日常生活、身体和生命政治学、人与动物的二元对立、人类的迁徙与地缘性和信息化对社会未来范式的影响等等,这个项目是UCCA策展团队对疫情直接的思考和回应。

 

“紧急中的沉思”,展览现场,2020

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


AP / 您下一个策展计划是什么?是否有个人比较关注的主题?


秋韵


我现在策划的展览名叫“城市剧场:喜剧四幕”。展览委托了艺术家在UCCA Edge的环形露台创作较为幽默并具有戏剧性的特定场域装置作品。它与UCCA Edge的开馆展“激浪之城:世纪之交的艺术与上海”将同期开幕。

我对女性主义创作一直比较关注。因此在策划展览时,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和女性主义艺术家进行合作。

笹本晃

《天气吧台》(静帧),2021

图片由艺术家提供

我也常常会从关注的社会议题、阅读的书籍、与艺术家的交流中获得策划灵感。同时,面对很多接洽进来的优秀展览,作为机构策展人,我们需要去完成孵化和落地的工作,并在其基础上注入自己的灵魂。这两条线会长期并行,而且都很重要,也都使我受益匪浅。比如在做“非物质 / 再物质:计算机艺术简史”展览的过程中,我就结识了很多计算机艺术领域的优秀艺术家,从工作中获得很多滋养。

展览海报

 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


AP / 您这样的年轻策展人会更关注年轻艺术家吗?艺术家身上的哪些特质对您而言更具吸引力?


秋韵

“策展人需要和艺术家一起成长,我们正在一起书写下一篇章的艺术史,所以与同时代艺术家的深入交流非常重要,也很有必要。同龄人之间也更容易敞开心扉,平等交流。”


中国当代年轻艺术家的关注点和作品呈现方式更多元。以前我们或许能用几个标签去描述过去某一代艺术家的特质,但目前为止,很难给中国当代年轻艺术家下某一个定义。他们各自携带的特质会让我觉得还远没到下定义的时候。

至于这个定义怎么下、谁来下,历史还没有给出答案。但我们可以是亲历者和见证者,同时又可以对当下的社会产生真切的影响,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。当代艺术这个行业在中国还很年轻,其体系与架构较为开放和包容,存在很多机会。当然,机会也是与挑战并存的。在中国的策展行业还很年轻,肯定会有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,这也考验着我们是否能够承受压力,接受挑战,和行业一起成长与进步。


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,均由作者提供

采访全文将刊载于《建筑实践》028辑特辑:艺术跨界,文化联盟


采编 / 陈居曈

新媒体制作 / 赵莹才


© 建筑实践    

欢迎联系转发,禁止在未授权时以《建筑实践》编辑版本转载。

-新刊推荐-

-相关阅读-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